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辐射剂量与癌症发生风险的长期随访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是对1975-2017年发表的文章的的、方法学的回顾,这些文章研究了外部低剂量x射线和伽玛射线(定义为小于200mSv)造成的癌症风险。遵循PRISMA指南,对PubMed、Cochrane、Scopus和Web科学数据库进行了搜索。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和一个确定11个低质量指标的工具对所选文章的方法学进行评分。如果论文方的NOS得分不低于9分中的7分,并且包含的质量指标不超过2分,那么论文方被认为是更高质量的。研究人员随后将文章定性为支持或不支持低剂量辐射与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最终,调查人员确定了4382篇文章进行初步。共有62篇文章符合所有纳入/排除标准,并在本研究中进行了评价。定量评估论文的方法学优势发现25项研究符合较高的质量标准,而37项研究符合较低的质量标准。在采用高质量方法的25项研究中,25项中有21项不支持低剂量辐射诱发癌症(P=0.0003)
认为,具有高质量方法的文章明显占优势,发现低剂量辐射不会增加癌症风险。证据表明,暴露于多次CT扫描和低剂量辐射的其他,累积剂量高达100 mSv(大约10次扫描)并且可能高达200mSv(约20次扫描)不会增加癌症风险。
Schultz CH, Fairley R, Murphy LS, et al. The Risk of Cancer from CT Scans and Other Sources of Low-Dose Radiatio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Methodologic Quality. Prehosp Disaster Med. 2020 Feb;35(1)3-16. doi: 10.1017/S1049023X1900520X.
由此可见,比较保守的理解是,100 mSv以下的辐射剂量相对安全,而一段时间内累计辐射剂量超过100 mSv就要小心了。最近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了几篇关于累积辐射剂量超过100 mSv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在覆盖324家医院的四个机构中将阈值设置为100 mSv,从建立的辐射剂量监测中回顾性地检索数据。仅在1至5年的可行时间内,通过定期CT检查发现累积辐射有效剂量CED≥100 mSv的患者人数。
在第一篇文章中,对这些累积辐射剂量超过100 mSv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进行评估,以确定年龄小于等于50岁的相对较低年龄组的患者数量。
研究发现,在1至5年间进行了480万(4,819,661)次CT检查的250万(2,504,585)名患者中,共有33,407(1.33%名患者接受了CED≥100 mSv,而总CED中位数为130.3 mSv,最大值为1185 mSv。尽管绝大多数(72–86%患者年龄大于50岁,但将近20%13.4至28%≤50岁。在所有四个机构中,最小的累积100 mSv的时间是一天,这是迄今为止尚未报告的发现。
在同时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在过去5年中接受累计有效剂量(CED)≥100 mSv的患者队列中,确定了一个非恶性疾病亚组。确定了导致多次CT的前50个临床适应症。临床决策支持(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CDS)评分使用广泛采用的标准1-3(红色)作为“通常不合适”4-6(黄色)“可能合适或不合适”7-9(绿色)“通常合适”进行分析。临床医生检查患者记录以评估是否符合恰当使用标准(appropriate use criteria;AUC)
Rehani MM, Melick ER, Alvi RM, et al.Patients undergoing recurrent CT exams: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malignant diseases, reasons for imaging and imaging appropriateness. Eur Radiol. 2019 Dec 2. doi: 10.1007/s00330-019-06551-8.
研究发现:9.6%的患者有非恶性疾病,1.4%的患者年龄≤40岁。CDS得分(四舍五入)为2%红色、38%黄色、27%绿色和33%的未评分CT。在87.5%至100%的病例中,遵循了有关CT检查的临床协会指南。AUC不能用于多个临床指征,也不能用于连续CT成像的参考指南。半数以上的CT检查与原发性慢的随访无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提交了截至2015年或最近的每千人CT考试频率的2017年报告数据。这些数值从最高的美国245.3到最低的芬兰34.2不等。经合组织29个国家的平均值为143.1。这些数字不包括发展中国家。UNSCEAR 2008年报告显示,每1000名世界人口中,所有CT检查的估计年频率为35.1次。这几乎是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尽管在2019年CT频率势必有所增加,假设与UNSCEAR 2008年报告中的频率相同,且目前全球人口为77.16亿,可以计算出全球每年的CT检查数量约为27.08亿。根据所在研究机构的数据得出的每位患者1.92次CT检查的数据,换算成接受CT检查的患者约为14106万。据此估计全球每年可能有90万CED≥100 mSv的患者。
在广岛和长崎,超过60%的者接受了低于100 mSv的辐射剂量。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几次CT检查的辐射风险上。多次CT检查的辐射风险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当获益很高时,通常情况下是这样。希望避开这个可能存在分歧的范围,即低于100mSv。
研究发现,接受多次CT检查和CED≥100 mSv的患者并不少见。
在强调成像适当性的同时,考虑到高暴露患者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相关的临床需要,使得业界迫切需要具有亚mSv辐射剂量的CT扫描仪和协议。
我想说的是,再好的设备,关键还是操作设备的人,不能一味追求所谓“好看”的图像质量,应该根据设备性能尽量选择合理的扫描方案,符合ALARA原则,在能够满足诊断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减少患者的辐射风险。
我们应该设想一个未来,对于那些有理由需要反复进行CT检查的患者来说,辐射风险不应该是一个问题。
2020年2月17日
XI区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辐射
辐射指的是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被称为辐射。辐射之能量从辐射源向外所有方向直线放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辐射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对等的”。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辐射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工业及生物学领域造福人类。但所有辐射均对生物有害,而且可影响自然环境,其中以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最为常见。
标签:上一篇:为什么我们需要造自己的空间站
下一篇:首款透明太阳能电池可让窗户发电
从大年初四开始,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詹其文教授团队的年轻教师们就“开工”了。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与全球“光学发烧友”们竞争,推动最新领域的光学研究。“目前已经有6篇最新的论文正在中。”詹...
2021-03-01 阅读全文>>近日,安徽大学何刚教授课题组在微电子器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Interface Optimization and Modulation of Leakage Current Conduct...
2021-03-01 阅读全文>>现代文明之前,烽火台和驿站是人类使用的主要通信方式。1844年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随后出现的有线电话改变了人类的通信方式。有线电话的发明归宿一波三折。长久以来我们认为贝尔是电话之父,直到2002年6月...
2021-03-01 阅读全文>>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高新兴科技集团3月1日重磅发布了5G+V2X车规级模组、5G+V2X车载终端、路侧雷视融合AI算法、智能边缘计算单元等5G智能网联新品。据了解,本次最新发布的5G+V2X车规级模组...
2021-03-01 阅读全文>>在太阳系之中,有大量的太空岩石或者说太空垃圾存在,并且每天都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情况而言,太空岩石或者太空垃圾都具有自己的轨道,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之下,产生了分离,所以就可能对太阳系其他天体产生影响,因...
2021-03-01 阅读全文>>生物科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是探索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以及我们感知、行为、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我们的大脑就是这些过程的核心。这一观点始于这样,即大脑仅重约 2.5 磅(2.25千克)却消耗了人体 40%...
2021-03-01 阅读全文>>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上海科技大学的相关团队合作,提出了原子尺度上精细调控Ⅱ型狄拉克半金属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以 Colossal...
2021-03-01 阅读全文>>IT之家2月27日 SpaceX 公司近日对 SN10 星际飞船进行了两次静态点火,已验证发动机性能。此前 SN8、SN9 两款星际飞船在进行试飞时,由于降落过程中发动机点火失败、燃烧不完全,导致两艘...
2021-02-28 阅读全文>>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代睿3月1日,在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回应波音737MAX复飞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已经多次表达了复飞三原则,即飞机的设计修改必须获得适航批准,驾驶员必须重新得...
2021-03-01 阅读全文>>文 / 研究工程师 Mohammad Babaeizadeh 和研究员 Dumitru Erhan,Google Research无模型强化学习已在 机器人、 控制、 游戏和无人驾驶汽车等一系列领域得...
2021-03-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