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分析了最近在希克苏鲁伯小行星陨石坑发现的小行星尘埃。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7英里(11公里)宽的小行星(也可能是彗星碎片)撞击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仍然可以观察到它的遗迹。
这种撞击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在地球的地质层中发现了小行星尘埃,其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稀有元素铱,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这表明,与撞击有关的粒子,包括小行星本身的汽化元素,在撞击后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它们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在这个过程中引发了全球冬季。
然而,这一地质证据还不足以让整个科学界相信小行星撞击是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从海底125英里(201公里)宽的撞击区提取的岩芯后,发现在小行星撞击地球20年后的核心样本中,铱含量有所提高,与从古代地质层中采集的样本相匹配。
检查由四个独立的实验室进行,以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发现,铱元素的最大浓度位于从环形山最上面部分取来的核芯5厘米(2英寸)处。
研究人员相信,这项新研究最终揭开了恐龙灭绝谜团。
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小行星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另外在海王星以外也分布有小行星,这片地带称为柯伊伯带(KuiperBelt)。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千米。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古柏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千米,2004年发现的2004DW的直径甚至达1800千米。
标签:dToF是TOF技术的细分类目,指的是“直接飞行”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向测量物体发射光脉冲,测量反射光脉冲和发射光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得到光的飞行时间。dToF的精度取决于其脉冲持续的时间,所以测量精...
2021-04-15 阅读全文>>● 本报记者 吴科任Mini/Micro LED成为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产业化进程加速。利亚德董事、副总经理、董秘李楠楠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ini/Micro LED显示属于LED产业范...
2021-04-13 阅读全文>>锂/氟化石墨一次电池是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一次电池,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锂/氟化石墨一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正极氟化石墨材料的氟化程度密切相关,氟化程度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
2021-04-15 阅读全文>>随着人们隐私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手机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不断改进优化的对象。近期,国内知名手机厂商vivo正式通过了 TRUSTe 和 ePrivacyseal 的权威认证,这意味着vivo...
2021-04-15 阅读全文>>导语:相信大家都知道,诺贝尔这个奖项能获得这个奖项的人,都是行业当中的精英人物。罗杰彭罗斯就获得了2020年10月的的诺贝尔奖,其实在1965年的时候,就在为证明黑洞的存在做研究,也是提出了很多与众不...
2021-04-15 阅读全文>>线上讲座Online Seminar欧空局的LISA探路者探测器ESA LISA MissionSpace-borne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日 期4月21号 周...
2021-04-15 阅读全文>>文/清和社长内容平台根据你的浏览过往,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电商平台根据你的购物行为,不断地“猜你喜欢”…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平台很懂你,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现,自己的认知越来越固化。甚至很多人意识不到,更可怕...
2021-04-15 阅读全文>>日前,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出的生物计算机,能够在纸片上打印细胞,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计算机并不是新鲜事物,人们生活中已广泛使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2021-04-13 阅读全文>>4月12日是苏联和的“宇宙航天日”宇航节60年前的这一天,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近地轨道,成为首个完成太空飞行的人。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12号,俄联邦总统亲率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
2021-04-13 阅读全文>>“新型号贮箱关系着厂里后续生产任务,这个箱子的成败就看最后这条焊缝了。”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02厂5车间主任林鹏对贮箱突击队的同志们语重心长地说。近日,随着最后一条焊缝透视合格,该厂承担研制的新研型号...
2021-04-15 阅读全文>>